本期“人才飞扬”特邀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春林对年人社局人才工作提要求、定目标。
年人社局人才工作思路
年,人社局将以“两聚一高”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统筹协调,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扬中建设增砖添瓦。
聚焦创新活力,优化人力资源服务
优化人才招聘业务。建立健全人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公布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市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情况,为企业提供网络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创新运行机制,由传统的企业向我要人转变为我问企业要什么样的人,与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企业与人才之间起好穿针引线和桥梁的作用。
加强产业园管理工作。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功能布局及配套服务,努力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集聚发展搭建一个专业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实体平台。加强园区管理,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强园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举办、参加人力资源服务业推介说明会、博览会、交易会,提高园区知名度和入驻率,加速推进人才服务业的发展,给企业提供优质新型的人才服务。
优化人才激励政策。全面梳理中心现有人才政策,参照镇江和周边县市区相应政策,根据我市实际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以提升人才竞争力,力争年内将相关人才扶持和激励政策调整到位。强化就业见习服务,认真梳理现有见习基地,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加强对见习基地的调研,确保基地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
聚焦企业需求,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将“聚焦扬中,博揽人才”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集中力量帮助解决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完善校企合作引才模式。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及企业项目需求,组团赴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和技术对接,做好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粘合剂”,助推企业与高校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人才共育等方式合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地方与高校的互促双赢。
推进区域人才合作。与周边如常熟、昆山等地区人才服务中心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搭建互惠互利的人力资源合作平台,重点在人才引进、人才培训、成熟型人才推荐、人才需求信息发布等人才业务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拓宽人才输送渠道,更好地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聚焦高精尖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高质量搭建本地引才平台。举办好“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就业转移人才交流大会”、“夏季人才交流大会”等大型人才交流活动,紧贴企业需求,针对性的举办一系列主题性的专场人才交流活动。不断优化并完善扬中人才网上招聘功能,充分发挥网络招聘便捷迅速优势。及时开展年人才需求项目征集工作,编制人才需求目录,结合企业需求和学校专业特色认真制定赴外招聘计划,组织企业赴省内外高校招聘人才。
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今年,人社系统将组织“三十强”企业开展企业内评,集中培育70%的技师。引导在岗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国家和省市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者、在本行业公认的拔尖技能人才,在本单位培养1—2名助手,进行定向培养锻炼,帮助其出成果,带动其成才。在大型和知名企业中新建更多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大师掌握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特长的优势及模范带头作用,有效促进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快速成长。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参加镇江首届人才创新创业博览会、“双高”人才交流会等活动,继续打响“江洲博士百人工程”、“海外博士扬中行”等本土引智品牌,充分利用国内高校院所资源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领军人才来扬创新创业。打造项目工程,推行“产业+项目+人才”引才模式,重点推进省“双创”项目、省“博士计划”、省“六大人才高峰”、镇江“金山英才”计划等人才计划的项目申报工作。引进国外智力,组织企业积极申报“外国专家高端项目”、“外国专家百人计划”,促进我市科技创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开辟外专工作新渠道。
聚焦高效便民,推进智慧人才建设
创新网上人事代理办理方式。按照“方便服务群众、提高办事效率”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试推网上平台预约“便民代办”委托服务新模式,提高人事代理信息化服务水平。
优化劳务派遣业务。继续指定专人专职服务,加大人才派遣工作指导力度,加强与各企业协调沟通,实行AB岗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零失误、零差错、零投诉的服务。
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年,在全力进行档案扫描录入工作的同时依托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环境,开发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终端系统,通过该系统进行可靠安全的数据交换,只需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可直接在系统中调阅、打印档案影像信息,提高档案业务工作效率。
期期精彩,敬请期待!!!
才智·赢家
点击安装人才扬中平台APP
人才飞扬
创赢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