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中市新闻
扬中市经济
扬中市人口
扬中市旅游
扬中市地理
扬中市交通

指南村志大事记

大事记

春,指南域内,杜三、王永寿、张大松等大户先人一步,抢占先机,以一个银元一亩的价格向民国扬中县政府购买水面后合力组织民夫,围圩造田。第一批移民到达,分布在1至10组。

八月,指南域内遭水灾,因渗漏管涌,农田被淹,水稻严重减产。

春,指南域内实行保甲制,被编为扬中县北固乡第一保和第二保。

八月,指南域内遭水灾,农田被淹,秋熟几乎颗粒无收。

指南域内再次围圩造田,第二批移民到达,分布在现11至14组。

春,指南公字圩三个甲长结干亲,妥善解决圩内严重的用水矛盾。

秋,保长张大松办载字圩私塾。

春,孙老大办福字圩私塾。

春,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杜祥坤,受组织派遣,以私塾先生身份作掩护,在福字圩私塾边教书边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八月,指南域内大雨如注,农田被淹,水稻严重减产。

冬,指南德字圩中共地下党员黄礼华被国民党逮捕,在兴华村境内惨遭杀害。

春,一艘从上海开往泰兴龙窝口的客轮,遭江阴漂流而来的鱼雷袭击,沉搁在指南花鱼套江边。

8月15日,指南福字圩私塾教师、扬中抗日民主政府秘书杜祥坤奉命北撤。他离开前,安排张大纯先生接替他到福字圩私塾任教。

秋,保长张大松续办载字圩私墊。

春,国民党军为阻止对岸解放军渡江,汤恩伯部团一个排驻军指南花鱼套,筑碉堡,架机枪,日夜设防,地址在指南12组与江堤交会处。

4月22日,解放军渡江,指南花鱼套国民党驻军排长吕学刚(徐州人)撤退途中设法逃离部队,回公字圩定居。

5月,指南域内开展民主改革,废除保甲制,建立村组制,指南域内属扬中县三茅区板沙乡管辖,瞿廷龙任村长,丁晓钧任农会主任。

7月,指南域内遭受洪涝灾害,水稻严重减产。

秋,板沙乡政府在指南域内杜三庄房办大升庄小学。

冬,县政府向指南域内断炊的百姓发放救济粮,以麦麸、米糠为主。

10月,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指南域内多人参加 。

11月,指南域内开展阶级成分划定工作。

春,指南域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7月,指南村民捐款捐物,帮助国家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

11月,指南域内完成土地改革,发放《土地证》,土改运动胜利结束。

12月,指南域内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冬,扬中县人民政府组织全县人力在指南东江边围垦胜利圩,造田多亩。指南域内第三批移民到达,分布在15、16组

冬,扬中县政府在大字圩建立板沙农场,陈兴裕、徐玉文、夏竹银等十多户从大字圩迁至现指南域内。

春,大升庄小学从杜三庄房迁至载字圩张大松竹园(今10组)。

秋,指南域内农民自发成立互助组,掀起农业互助合作热潮。

冬,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派女儿卢四小姐在指南15组外滩成立打捞公司,打捞年沉没在指南胜利圩江边(原花鱼套外滩)的客轮。

是年,指南域内开展“三反”运动的同时,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月,指南胜利圩和今新华村团结圩成立益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黄锦根任社长。

秋,指南域内成立7个初级农业合作社,以自然埭组合。

冬,指南域内改为选区。

夏,指南域内连降暴雨,长江洪峰压境,大潮时潮水与堤顶相平,多处江堤发生渗漏管涌,内涝严重,室内水深至腰部,房屋倒塌多间,沿江居民在江堤上搭棚居住,指南第六任党委书记祝瑞成就出生在江堤上。

11月1日起,实行义务兵役制,指南域内多人光荣参军。

11月,扬中县成立农村工作部后,指南域内撤销农会组织。

冬,县政府向指南域内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救济粮。

春,扬中县委派徐靖(后为组织部长)、梅存珊(县第一任妇联主席)住福字圩蹲点,研究如何将几个初級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合成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将点上经验指导全县工作,特将率先成立的高级社命名为“指南”。

7月,指南在全县率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施正春任社长,吴永余任副社长

夏,为庆祝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县电影队首次下乡来指南放电影。

秋,成立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李元兴任党支部书记。

春,指南开始查螺、灭螺,治疗血吸虫病。

3月,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妇女代表联合会,王正芳任妇代会主任。

春,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围合心圩,新增耕地面积余亩。

秋,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四批移民到达,分布在17和4组(部分)。

春,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队同时办托儿所。

秋,在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板沙农场交界处的西滩夹江上建木桥,结束指南人上三茅必须摆渡的历史。

8月,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指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以生产队为单位,全部办起食堂,提倡“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抓生产”。

10月,撤销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原指南高级社的团结圩划出,余下成立指南大队,李元兴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吴学诗任副支部书记,吴永余任大队主任。

10月24日,指南大队民兵营长黄步高,带领男女基干民兵40余人加入扬中民兵团,参加大运河奔牛段整治工程会战。

秋,大升庄小学更名为指南小学。

冬,指南大队西片以周本春为首的20余名男女青年组成宣传队,扎花船,春节期间向全村各户拜年。

春,良种场成立卫生室,军医出生的医师吴平,每天身背药箱,到指南大队各组巡诊,深入家家户户,深受百姓欢迎。

3月,指南大队男女基干民兵排,奉命从奔牛工地开往镇江,参加谏壁段大运河整治。

4月,指南大队改称指南管理区,由板沙农场兼管。

秋,指南在扬中率先创办第一家村办企业“指南粮食加工厂”,地址在公字圩与道字圩交汇处,以排涝的柴油机为动力,通过约五米长的传动带带动钢磨。

冬,扬中县人民政府统一调配人力财力,在指南花鱼套围堤米,造田近百亩。

冬,指南搞河网化建设,全面疏通河沟坝头,改善水系。

6月,指南所有公共食堂解散。

夏,开始纠正“五风”,清算“一平二调”。

秋,指南管理区恢复指南大队名称。

冬,因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紧缺,村民长期挨饿,不少人得了浮肿病。

夏,公字圩发生渗漏管涌,内涝严重,为抢救被淹水稻,放手一搏,在曹家港开涧放水,因来潮时江水汹涌,潮水漫过涧坝,慌乱中见树就砍、见门就卸、见笆壁就拆、见泥土就挖,除用这些东西挡水外,多名青壮年跳入水中,手拉手站成人墙,终于化险为夷。

冬,以指南大队团支部书记陈兰松为首,东、中片成立宣传队,扎花船,春节期间向指南及邻村农户拜年。

冬,指南大队创办砂轮厂,联合人郭廉龙任厂长,王光耀、张乾坤是技术员,蔡连福当会计,黄厚富、瞿怀芝为工人,当时全县少见。

冬,指南大队首次组织青壮劳力去西沙、雷公嘴剐芦柴,把分成的芦柴用船运回打芦?,改善村民经济状况。

春,指南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冬,指南大队首次组织青壮劳力去镇江金山滩剐芦柴,一个男劳力一冬春能挣0—0元,相当于本人5年以上的工分收入。

冬,指南大队首次组织青壮劳力去江心洲剐芦柴,此后连续10余年因有剐芦柴的收入,使指南掀起建房热潮。

2月,吴永余任指南大队党支部书记,吴选高任指南大队大队长。

7月,指南大队“文化大革命”开始,成立造反组织,红卫兵走向社会,“破四旧,立四新”,开展“斗、批、改”运动。

秋,指南大队10队李友明牵头,村民用小麦草与谏壁砖瓦厂调换砖、瓦,解决村民建房无法弄到砖瓦计划的困难。

冬,指南大队“文化大革命”形成高潮。

6月,指南大队10组村民与县良种场协商获淮,在全村率先搭线通电。

4月,指南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取代原基层组织,王永鹤任指南革委会主任。

春,指南创办柳器厂,祝明亮任厂长。

夏,指南在花鱼套建指南电站,全村通电,大队规定:“用户一律装15瓦灯泡,插口贴封条,统一时间上闸送电,拉闸关灯,按灯头收费”。

秋,指南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生产队成立贫下中农小组。

秋,指南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开展“三忠于、三对照”活动。

冬,指南开始宣传计划生育的好处。

冬,指南孙保红、孙代娣、顾菊英等演出样板戏《红灯记》,获大众公社一等奖。

春,指南基干民兵排前往南京参加工程建设。

夏,指南在吴康银老住宅建医疗站。

冬,指南大队党支部书记吴永余同时担任三茅乡党委常委、扬中县委委员、扬中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主席,出席镇江地区党代大会并被推荐为全国第九次党代大会镇江地区代表候选人。

2月,指南大队开展“一打三反”远动(即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

10月,指南大队原党支部书记吴永余续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永鹤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蔡明福任大队主任。

冬,指南大队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并被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春,指南大队柳器厂更名为扬中县三茅工艺厂。

夏,指南大队建扬中县服装五厂,祝明亮任厂长。

秋,指南大队开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运动,多人无辜进学习班接受审查。

冬,指南大队将“计划生育”列入大队工作重点。

指南大队办幼儿班,聘请高中毕业生陈美蓉当幼儿教师,业务上接受县文教局培训。

春,指南大队办劳保皮鞋厂。

夏,在8组东侧道字圩大?头上建8间红砖红瓦平房,原准备做大队办公室,后因学校增招初中班,改作学校教室。

秋,指南小学戴帽子办初中,学校更名为指南“五七”学校。一校两址。

冬,指南大队学生的书费、学费均由学校校办厂缴纳。

春,指南“五七”学校被评为鎮江地区教育先进单位;校长金家礼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指南“五七”学校各年级成绩均为三茅乡前一、二名。

时年,县文教局组织五年级数学竞赛,指南学校郭朝晖获全县第一名,前五名中第三名、第五名也是指南“五七”学校的学生。

春,指南大队妇联改选,施荷英任主任。

冬,新开的大寨河穿指南1组、10组而过,把指南1组、10组分割在大寨河两岸。1组两边户数相等,后经上级批准,分成南1组和北1组,10组分隔在大寨河南岸的户数较少,不具备分队条件,保持不变。

春,指南大队10组村民在大寨河上自建简易木桥。

8月,指南大队在唐山7·28大地震后,村民全部搭建防震棚居住,指南学校也改在竹园上课,直至深秋警报才被解除。

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逝世,指南大队一千多名群众步行到三茅镇参加追悼大会,途中哭声不断。

冬,南1组和北1组村民在大寨河上自建简易木桥。

春,指南大队在北1组南端大寨河上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指南桥。

9月,石青松、张德元代表贫下中农协会进驻指南五·七学校,实施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校长金家礼参加大队干部分工,负责西片农业生产。

秋,指南大队进行丧葬改革,全部实行火化。

1月,指南大队全体村民参加突击培修江堤大会战,至3月结束。

春,指南大队灭螺面积累计48.46万平方米,全村名血吸虫患者全部得到治疗,基本恢复健康。

10月,指南大队撤销村贫下中农协会组织。

2月,指南大队根据中央5号文件精神,开展地、富、反、坏、右分子摘帽工作。

冬,指南大队发放《独生子女证》。

春,指南大队成立计划生育协会,李友凤和施荷英分别任正副主任。

秋,指南大队扬中服装五厂和指南皮鞋厂合并,成立镇江市南方制服厂。

秋,指南“五七”学校的初中班分撤至群英中学和东方中学,学校恢复原名指南小学。

冬,指南大队11组在郭如斌等人带动下,出钱扎了一条黄颜色的龙灯,并去兴隆学习舞龙技术,春节向指南及邻村村民拜年、贺喜。

5月,指南大队撤销大队革命委员会,恢复指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李友风任管委会主任,施正根任经委会主任。

3月3日,指南大队开展首个“文明礼貌月”活动和“五讲四美”活动。

春,指南大队召开党员、团员、妇女、群众大会,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为国策的决定。

春,指南大队在10组南端大寨河上建钢筋水泥结构的“利民桥”。

春,指南大队西滩厂区装电话。

5月,指南大队各农户纷纷装红旗电度表,按实用度数交电费,增加灯头,改用40瓦以上的灯泡。

8月,指南大队改称指南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改称村民小组。杨传喜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友风、施正根任委员。李友风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施正根任经济联合委员会主任,黄克勤任治保主任、民兵营长。

9月,指南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重新丈量自留地。

10月,指南村撤销生产队会计,由联队会计管理各村民小组财务。

秋,指南村老厂长祝明亮在住宅地建坐东朝西全村第一幢两层楼房。

冬,指南村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对超生家庭,早期罚工分,后期罚钱物。

指南村对各生产队土地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并登记造册。

春,市土地管理办公室向指南村居民发放“农村宅基地使用证”。

8月,指南村修筑中心路、创业路的土路基。

秋,指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杨传喜任支部书记,施正根、李友凤任委员。

9月,指南村全域通自来水。

秋,指南村办公室装电话。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一届村民委员会,李友凤任村委会主任,施正根任经济联合会主任,王锦才、朱秀清、虞兴科、祝霞先后任委员。

春,指南村颁发居民身份证。

秋,指南村中心路、创业路铺成砂石路。

秋,指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杨传喜任支部书记,李友凤、朱秀清当选村委会正副主任,虞兴科、祝霞任委员。

春,指南进村行农电网改造。

春,指南村南方制服厂被镇江市工商局评为“质量信誉信得过单位”。

夏,指南村南方制服厂被扬中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乡村企业”。

秋,指南村南方制服厂被三茅镇评为“工业发展先进单位”

12月,指南村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6月,指南村暴雨如注,历时50多天,全境内涝,庄稼受损,村企停产。

8月,指南小学搬迁至村中心路、创业路路口。

11月,指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杨传喜任支部书记,朱秀清、虞兴科任委员。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朱秀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虞兴科、祝霞任委员。

5月13日,国务院批准扬中撤县设市,扬中统一更改名称,指南村也同时启用冠扬中市的新印章。

夏,指南村民陆廷洪驾驶江南-型联合收割机到昆山作业,成为扬中大型农机跨区作业第一人,多家报纸报道。

秋,指南村开始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

9月,孙保红任指南村第四届村委会主任,朱秀清、虞兴科任委员。

10月,指南村12组金家礼、金鑫父子创办扬中第一家私营书店“状元斋”,规模为镇江市第一,《扬中市志》记入大事记。

3月,孙保红任指南村党支部书记,祝瑞成、黄克勤任委员。

7月,指南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孙保红任主任,吴永余任常务副主任。

10月,指南村村民议事会成立,实行财务公开,祝瑞成任主任,刘文祥任副主任。

秋,指南村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统一发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秋,指南村召开五届二次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指南村新居民点规划。

冬,指南村进行第二次电网改造。

春,指南村12组村民徐学才第一个在东居民点建两层楼房。

5月,祝瑞成任指南村民委员会主任,张勇任治保主任。

10月,指南村老年人协会成立,吴永余任老年协会会长。

秋,指南村实现电话村。

4月,指南村民主理财小组成立,虞兴科任组长。

6月,指南村在西滩中心路、创业路口设治安联防警务站,张勇任治保主任。

7月,指南村实施《扬中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元。

8月,指南村开展土地经营权二轮承包及发证工作,承包期30年不变。

夏秋之交,指南风雨潮一齐发力。村领导孙保红、祝瑞成带领干部、党员、村民进行了一场历时半个月的抗洪大会战。

11月,指南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孙保红任书记,祝瑞成、黄克勤任委员。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祝瑞成任主任,黄克勤、王成华任委员。

冬,指南村在10组利民桥上扎钢筋网,浇混凝土,加厚桥身,重做栏杆,使利民桥增强安全系数,降低来往车辆风险。

春,指南村12组村民陆庭国在东居民点建第一幢别墅。

夏,指南村被扬中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扬中市公安局评为“安全文明村”。

秋,指南村老年协会在会长瞿怀珍带领下,成立老年健身体操队。

春,指南村被评为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村”。

3月,指南村多方筹集资金,建指南新桥,10月竣工,彻底改变了重型汽车无法进村的交通状况。

春,指南村投资划地,筹建指南工业园区。江苏荣鑫环保设备工业有限公司率先落户指南村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夏,指南村关工委换届,王伏龙任主任,吴永余任副主任。

秋,指南村从市二水厂沿三墩港南岸铺设直径毫米的自来水管至工业园区,各村民小组将原来的铁水管换成新型塑料水管。

秋,村办公室搬迁至南方制服厂综合楼三楼。

秋,指南村请黄梅戏专业剧团驻村演出,连演十余场。至年,年年如此。

4月,指南村税费改革,“两工”和“以资代劳”负担均有减轻,人均减负58.07%。

5月,指南村成立工联会,祝瑞成任主席,张勇任副主席。

7月,指南村实行村级财务镇管体制。

12月,指南村党支部换届,王伏龙任书记,祝瑞成、黄克勤任委员。

冬,指南村选举产生第六届村民委员会,祝瑞成任村委会主任,黄克勤、虞永荣任委员。

3月,指南村实行农村基层干部“公职化”管理,在职镇管干部基本工资由镇统一发放。

8月,指南小学撤并给南师附小(原第二实验小学)。

秋,指南村中心路、创业路铺成柏油路。

春,指南村和全国一样,开展了一场抗击非典的斗争,防疫工作从2月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指南未发生病例。

春,指南村在14组建桥。

6月,指南成立社会治安联防队,陈德林任联防队长。

9月,指南村组织群防群治,开展“十户联防”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秋,指南村农户机械电表全部换成电子电表。

3月,指南村党支部改选,祝瑞成任党支部书记,奚松雪任副支部书记,黄克勤、张勇、祝霞任委员,黄克勤任村委会主任。

3月,指南村实施《扬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和《扬中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简称“新农合”。

6月,指南村党组织配备纪检干部,奚松雪担任纪检书记。

7月,指南村关工委换届选举,祝瑞成担任关工委主任,黄厚富担任副主任。

秋,指南村中心路、创业路拓宽为4米,浇成水泥路

11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七届村民委员会,黄克勤任村委会主任,张勇、祝霞任委员。

是年,指南村根据文件规定,奚松雪担任村联合工会主席。

8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秋,指南村4组部分土地承包给张开平办“平安家庭农场”。

11月,指南村换发居民第二代身份证。

5月,指南村获镇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月,指南村民监督委员会成立,刘文祥任主任,虞兴科任副主任。

8月,指南获村—年度“镇江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秋,指南村实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出尽出”。

秋,指南村根据国家规定,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种田享有国家粮食直接补贴。

秋,指南启动以服务新农村,奉献新农村为主题的“万名志愿者进农村”活动。

冬,指南村获—年度“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冬,指南村投资40余万元,将大寨河北路指南段浇成水泥路。

6月,指南村党支部经上级批准,升格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祝瑞成任党总支书记,奚松雪任副书记,黄克勤、张勇、祝霞任委员。

7月,指南村老年协会换届选举,祝瑞成任主任,瞿怀珍任副主任。

8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9月,指南村警务站从中心路、创业路交叉口搬迁至村办公楼。

10月,指南村老年协会换届选举,祝瑞成任主任,瞿怀珍任副主任。

11月,指南村圩埭路硬质化率达%。

12月,指南村新建村办公大楼。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黄克勤任村委会主任,张勇、祝霞任委员。

1月,指南村被评为“扬中市爱国卫生先进村”。

3月,指南村获“扬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3月,指南村获“扬中市委、市政府社会治安安全村”荣誉称号。

3月,指南村获扬中市“年度安全生产合格村创建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4月,指南获村“镇江市卫生村”荣誉称号。

5月,指南村获“扬中市农村社区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夏,指南村获—年度“江苏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荣誉称号。

秋,指南村在南一组建“指南卫生服务站”。

10月,指南村始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10月,指南村获“江苏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10月,指南村获扬中市老龄委“基层老年活动室规范建设示范点”荣誉称号。

11月,指南村获—年度“镇江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11月,指南村民全部参加农村医疗保险。

冬,指南村获扬中市“安全生产合格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12月,指南村被评为镇江市农村合作医疗先进村。

4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九届村民委员会,黄克勤任主任,张勇、祝霞任委员。

9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秋,指南投资50余万元,完成中片5个小型电力排灌站建设。

12月,指南村祝瑞成在年度“一部三好”活动中成绩显著,第三次被评为“义务兵好领导”。

12月,指南村被镇江市评为创建农村老年体育“百强村”先进单位。

1月,指南村获镇江市年度两乡建设“市级保险示范村”荣誉称号。

3月,指南村获江苏省中国人寿保险“二级保险先进村”荣誉称号。

5月,指南村获扬中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月,指南村党总支被中共扬中市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9月,指南村获扬中市“敬老模范村”荣誉称号。

10月,指南村获镇江市“区域(行业)工会示范点”荣誉称号。

11月,指南村获—年度“镇江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11月,指南村获镇江市“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村”荣誉称号。

12月,指南村实行高龄老人“尊老金”制度。

冬,指南村被评为二级保险先进村。

冬,指南村落实双独二孩政策。

2月,指南被村镇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镇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村”。

6月,指南村党总支获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创先争优,社会管理创新先锋行动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6月8日,指南村通路公交车,方便学生上学、老年人上街。

春,指南村监委会换届选举,刘文祥任主任,黄裕祥任副主任,黄立新、杨庆根、宫巧英任委员。

春,指南村获—年度“江苏省文明村”荣誉称号。

春,指南村妇联换届选举,朱华琴任妇联主席。

8月,指南村12组49亩土地承包给王成林办“三茅街道成林家庭农场”。

9月,指南村11组部分土地承包给张琴办“扬中市天豪家庭农场”。

秋,指南村中心路、创业路拓宽为6.5米。

秋,指南村与市燃气公司协调,从扬子河(原名大寨河)沿创业路铺设燃气管道至4组村民朱国银家东面,沿线居民和工厂纷纷安装天然气。

秋,指南村成立歌舞队,陆冬娣为队长,施荣槐、邵霞是艺术骨干。

冬,指南村荣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4月,指南村被扬中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扬中市扶贫开发协会评为“先进集体”。

5月,指南村党总支升格为党委,下设7个基层支部,祝瑞成任党委书记,奚松雪任副书记,黄克勤、祝霞、张勇、刘阳、张琴先后任委员。

9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秋,指南村中心路向西延伸至国道。

秋,指南村为夫妇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办理准生二孩手续。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十届村民委员会,张勇任主任,刘阳、张琴任委员。

12月,指南村获“江苏省生态村”荣誉称号。

冬,村干部任职调整,张琴任妇联主席,刘阳任民兵营长。

冬,指南工会换届选举,奚松雪任工会主席,王先荣、黄立新、魏云霞、顾九林任工会委员。

1月,指南村获年度“江苏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5月,指南村团委获共青团扬中市“先进基层团组织”光荣称号。

6月,指南村建立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张勇任主任,秦玉蓉、陈德林、张琴任委员。

6月,指南村关工委获扬中市“六有六好标兵村”荣誉称号。

8月,指南村获“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夏,指南村获—年度“镇江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10月,指南村瞿怀珍、张琴分别获扬中市关工委颁发的“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和奖金。

秋,指南村15、16组土地承包给许荣军办“桃花源农庄”。

秋,指南村北1组部分土地承包给施正福、陆桂英、黄桂珍办“福记农庄”。

秋,指南村对第二轮农户承包的耕地再一次确权,重新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11月,指南村获扬中市“食品药品安全优秀村工作站”荣誉称号。

冬,指南村与市燃气公司协调,沿中心路向东铺设燃气管道,向各圩埭及东居民点输气。

6月,指南村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奚松雪任纪委书记,刘文祥、黄立新任委员。

8月,指南村成立司法服务中心,聘请黄贤德任法治指导员。

秋,指南村荣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1月,指南村工会获扬中市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3月,指南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由市海阳公司负责管理,开始为本村高龄老人服务。

6月28日,指南村在办公楼广场举行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晚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瞿怀珍、黄立新、王先荣、吴松、刘阳、张琴、秦玉蓉、黄克勤、黄裕祥、刘文祥、杨庆根。

8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文明村”荣誉称号。

9月,指南村获“江苏省文明村”荣誉称号。

11月,指南村党委换届选举,祝瑞成任党委书记,奚松雪任副书记,张勇、刘阳、张琴任委员。

12月,指南村选举产生第十届村民委员会,张勇任主任,刘阳、张琴任委员。

冬,指南村投资80余万元,完成东片6个小型电力排灌站建设。

12月,指南村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启动“五水联治”工程,确保4年明显见效,6年全面改观,8年实现质变。

冬,指南村浚深中心河、三墩港,并对境内9条大河进行清淤。

冬,指南村二孩政策正式全面实施。

1月,指南村获镇江市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2月,指南村关工委被评为“扬中市关心下一代六有六好村”。

6月,指南村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公开招聘,大学生张诗灵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

9月,田青任指南村党委书记。

10月,指南村在工业园区举办“家庭美德进万家”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宣传家庭美德先进事迹,表彰尊老爱幼先进典型。

11月8日,指南村15、16组地段发生重大坍江事件,部分江滩、江堤、农田、房屋沉入江底,由于陈德龙报险及时,市、镇、村领导处置确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当日军民抢修了子堤。

冬,指南村关工委换届,田青任关工委主任,祝瑞成任副主任。

冬,指南村10组瞿怀珍被评为“扬中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冬,指南村15组陈德龙被镇江市文明办授予“镇江好人”称号。

1月,指南村“两委”在扬中市委、市政府举行的“11?8”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单位。党委书记田青和副书记奚松雪被评为先进个人。

1月28日,指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大会召开,大会选举党委书记田青为理事长,村委会主任张勇为副理事长,刘文祥为监事长。

春,指南村陈德龙获扬中市委、市政府“11·8坍江抢险突出贡献奖”“扬中市道德模范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春,指南村陈德龙被镇江市、扬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入选“江苏好人榜”。扬中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其在扬中见义勇为主题公园树立英勇事迹展牌。

春,指南村杜六英被太保公司扬中支公司经理田军和朱某利用,参与骗保诈骗活动,指南村民被骗者众多,涉案余万元,全市涉案2亿多元。田军等被依法判刑。

春,指南村在西滩夹江南端、北1组西边小寨河南端、北1组和10组之间中心渠南端各建一个标准化涵闸。

3月,指南村张榜公布11·8坍江后,享受失地农民保障待遇人名单,自愿放弃保障待遇29人名单。

4月,指南村获年度“扬中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5月,指南村东居民点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6月4号,指南村党委书记田青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编写《指南村志》。

6月,指南村通过自愿报名,笔试面试,公开招聘,崔鹏、祝槐梁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

9月,指南村召开两委会议,成立村志编写小组,聘请退休老校长金家礼任组长,主持村志编写工作。

10月,指南村推行“村务卡”,实行村级财务非现金结算。

冬,指南村将6组、7组之间中心渠和道字圩大?分别延伸至三墩港,并各建1个标准化涵闸与三墩港直通。

冬,指南村在村办公楼院内新建“指南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平方米。配医生、护士各一名。

春,指南村将道字圩(13、14组)东侧大?北端挖开高地,建箱涵与三墩港联通。

春,指南村由党委书记田青提议,经村两委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将村多亩农田流转给市粮食收储中心规模经营。

5月,杨军任指南村党委副书记。

5月,指南村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村党委副书记杨军兼任服务站站长,民兵营长崔鹏具体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5月,指南村与燃气公司协商后,从扬子河铺设管道向指南直字圩输气,

7月,指南村在西居民点中心路和中心河之间建农民公园。

9月,指南村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撤销原财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蔡卫东任主任,黄裕祥,杨庆根、黄立新、宫巧英任委员。

秋,指南村在花鱼套新建指南排灌站,在三墩港新建三墩港排灌站。

10月26日,指南村在工业园区举办“放歌新风尚,最美在指南”大型文艺晚会,宣传江苏好人陈德龙的先进事迹,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和指南好人。

11月,指南村15组陈德龙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光荣称号。

11月,指南村在西居民点新建老年活动中心。

11月12日,扬中市委书记殷敏到指南村调研“三农”条口工作,市领导马加胜、王汉英、宫金生陪同调研。村党委书记田青现场汇报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冬,指南村将中心路延伸至环江公路。

冬,指南村将道字圩14组路段拓宽2米,方便公交车行驶。

冬,指南村中心河两岸用杉木桩驳岸。

冬,“11·8”坍江的受灾户,在党的关怀下,全部搬迁到居民点,建成新别墅。

冬,指南村对圩埭河道普遍清淤,对农户被堵塞的坝头全面清理,使圩埭河水通畅。

冬,指南村在“11·8”坍江处植水杉,在江堤旁栽花种草,在中心路扩建至新江堤道路的两旁栽樱花树,建樱花大道。

春,指南村党委副书记奚松雪和女儿奚柏剑积极投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奚松雪不顾个人安危,不仅坚持在村交通要道站岗放哨,还积极带头捐款;女儿奚柏剑2月8日,加入援鄂医疗队,在医院,出色开展病区护理工作,(省、市新闻媒体都作了公开报道)。春,指南村两委按中央部署,采取有效防控新冠病毒措施,无一病例发生。4月,指南村在西居民点实施雨污分流工程。5月,因“父女同心,共战疫情”,奚松雪女儿奚柏剑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光荣称号。6月,指南村党委副书记奚松雪在“两优一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镇江市优秀党员”。6月,经反复核实,指南村民现有个姓氏,移民特征明显,移民文化深厚,村志特编写《指南百家姓》一节。夏,指南村党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村民组长会议、妇女代表会议,层层发动,逐级落实,采取网格化管理办法,加大投入,狠抓环境治理,使河及河两旁、路及路两边、家及家四周干净、整洁、卫生、美丽。7月10日,国家防总应急部监测减灾司副司长袁艺,率国家防总工作组到指南,重点查看年“11?8”坍江段干堤复建工程。省水利厅、镇江市相关领导参加检查。7月16日扬中市委书记、总河长殷敏再次来到指南村江堤,向党委书记田青和江苏好人陈德龙了解最新汛情,要求村干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攻坚战。8月28日,新建的老年活动室揭牌,指南村退休的老干部全部参加活动。8月25日,市委第三巡察组对三茅街道16个村党组织开展巡察9月14日,高海霞、陈建峰在指南村大会议室召开动员大会后,又在小会议室召开小型调查会,听取群众对村党委工作意见。9月,在村小会议室由《扬中市志》主编冯鸿鸣主持,召开《指南村志》评审会。10月《指南村志》电子稿送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ngzx.com/yzsxw/10487.html